藥師佛簡介
藥師佛(PRAKRING),在泰語中因佛身內置一個珠子,搖動時發出鈴聲,故名「拍勁」(PRAKRING),意為“鈴佛”。這種獨特的設計使它成為少數在大乘及小乘佛教中共同尊崇的佛祖之一。儘管大乘佛教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但其核心功能是保佑健康、遠離百病。
- 關鍵字:藥師佛、PRAKRING、鈴佛、保佑健康、遠離百病
藥師佛的歷史與地位
藥師佛,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與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合稱為「三寶佛」或「橫三世佛」。在佛教中,東方藥師佛與西方阿彌陀佛一同被視為解決民眾生死問題的兩大並行法門。這兩大法門分別代表了通過修行和信仰來達到解脫的不同路徑。
藥師佛的形象特徵
藥師佛法像通常呈現如下特徵:
- 左手持藥器(無價珠):象徵治癒一切疾病。
- 右手結三界印:表示對三界的庇護與祝福。
- 身穿袈裟:體現清淨莊嚴的僧伽形象。
- 盤坐於蓮花臺上:象徵純潔無染的心境。
- 台下十二神將:誓願護持藥師法門,並在各地守護受持藥師佛名號的信眾。
- 關鍵字:藥器、三界印、袈裟、蓮花臺、十二神將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藥師佛在修行菩薩道時曾發下十二大願,旨在救度眾生之苦難,成佛後被尊奉為解救眾生疾苦的大慈大悲者。以下是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概述:
- 自身光明照無邊界
- 身如琉璃內外清澈
- 令諸有情悉皆圓滿
- 令一切眾生安住大乘佛法
- 令諸有情修行梵天如法清淨
- 諸根不具者皆得端嚴
- 令諸有情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 由女身轉男身
- 令諸有情消除外道邪見修習諸菩薩行
- 令諸有情解脫一切憂苦
- 令諸有情隨意飽滿令住安樂
- 令諸有情得種種上妙衣服無諸苦惱
藥師佛信仰的現代意義
藥師佛的意義不僅限於宗教層面,還代表著一種追求健康的理想狀態,鼓勵人們關注自身身心健康的同時,也提醒我們關愛他人、幫助那些處於困境中的人們。無論是面對個人的健康問題還是社會的整體福祉,藥師佛的精神都能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指導和支持。
藥師佛信仰的相關歷史
藥師佛源於西藏,是大乘佛教第七佛陀「藥師如來」。藥師佛信仰廣泛存在於通行大乘佛教的國家,例如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泰國雖屬南傳佛教,但在佛曆1200至1700年間(西元7世紀至13世紀)的三佛齊朝代,大乘佛教已紮根於今天的泰國南部,並流傳至泰國本土。根據後來發現,柬埔寨藥師佛與泰國藥師佛的形象相似。西元十二世紀時期,柬埔寨吳哥王朝國王阇耶跋摩七世(Javavarman VII,在位期間佛曆1724-1748年/西元1181-1215年)為大乘佛教忠實信徒,在國內廣建醫院102間,作為對藥師佛的崇敬景仰。因此泰國藥師佛也受到柬埔寨藥師佛的影響。
泰國藥師佛的獨特性
在泰國這個南傳佛教國家,部分佛寺會發行一大一小的一對藥師佛,大的有鈴聲,而小的沒有,所以小的另有其名叫「拍猜越」(Prachaiwat),意為戰勝、勝利。最早引進及製作藥師佛(拍勁PRAKRING)的是曼谷非常著名的善見寺(Wat Suthat)。
泰國典型的藥師佛型像,為左手持藥葫蘆,右手施降魔印,端坐於雙層蓮座。常以一大一小之姿成雙出現,大尊藥師佛稱為「帕勁」,小尊為「帕猜瓦」。「帕勁」特色在於其內置入的小珠,在佛像搖動時發出清脆鈴聲;泰語「勁」字有「鈴」之意。帕猜瓦則無鈴聲。
藥師佛的文化傳承
何以特地加入小珠,使藥師佛發出清脆鈴聲?有一種說法是中國人誦經時的敲擊木魚,或是在泰國拜佛時敲鐘,用意為稟告神佛;古時中國人出海遠航,在船上誦經念佛,未攜帶木魚,便製作帕勁藥師佛,搖動時發出鈴聲,也類似敲木魚的作用,代表將所許願望傳達給天聽。此小珠具有滅絕痛苦、達到涅槃境界之涵義。
有些藥師佛並未置入小珠,而是在佛像頭頂至底部貫穿一孔,出遠門之前,透過佛像上的小洞來看上路的方向,有擋災避險與保平安之效。
藥師佛在泰國的應用
泰國當地製作藥師佛,源於大城王朝之納黎萱大帝時期(西元1590年至1605年在位)。由於「猜瓦」於泰語中有「勝利」之意,因此國王試圖在戰前或重要儀式中供奉帕猜瓦藥師佛在船上或象背,祈求戰勝與成功。此後每位國王必有各自的帕猜瓦,供奉於出兵前的儀式或登基大典等重要場合中。古時泰國人民亦相信,醫生束手無策的難治疾病,只要將藥師佛放在水中製作聖水,令病人服用,即能療愈。
藥師佛普及化的故事
必須追溯到泰國第十二任僧王善見寺主持「聖僧沈加拉嬖」;文獻及師傅記錄顯示,一百年前,於佛曆2450年(西元1907年),年輕的「龍波沈加拉嬖」的師父患了重病,病情垂危。得知皇宮記憶體放了一尊從東方傳來的藥師佛,據說此聖物擁有治病的神力功效,龍波於是問准當時的泰王借出聖物,並加入聖水誦經,其師喝下聖水後不久即奇跡般康復。「龍波沈加拉嬖」對此聖物深表謝意,遂決意研究及製作藥師佛!隨後各大小寺廟也仿效善見寺的拍勁佛。因此,藥師佛(拍勁PRAKRING)得以推廣至平民百姓。
藥師佛普及後,除了原先治病保平安的功能外,在製作及開光過程中還加入了其他多種經文和聖料,使得藥師佛在泰國廣受商人及各行各業人士供奉及佩戴。
藥師佛前世
關於藥師佛的前世,傳統上並沒有詳細的記載或故事,但根據佛教經典,藥師佛在過去生中曾為菩薩時,發下了十二大願,旨在救度眾生之苦難。這些大願包括光明遍照、令諸有情悉皆圓滿、消除外道邪見等,最終成就了藥師佛的地位。
- 關鍵字:藥師佛前世、菩薩、十二大願
藥師佛功效
佩戴或供奉藥師佛被認為能帶來多種好處:
- 保佑健康:幫助信眾遠離病痛,增強體質。
- 招財進寶:吸引財富,事業順利。
- 改善人際關係:增強人緣,促進社交和諧。
- 心靈寧靜:幫助信眾集中精神,排除雜念,提升內心的平靜與專注力。
- 辟邪護身:抵禦負面能量,保佑平安健康。
- 關鍵字:藥師佛功效、保佑健康、招財進寶、改善人際關係、心靈寧靜、辟邪護身
藥師佛禁忌
在供奉和佩戴藥師佛時,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 房事期間不佩戴:房事期間應取下佛牌放置於床頭櫃,避免對佛牌的不敬。
- 洗澡、游泳時不佩戴:防止水損壞佛牌,影響其靈性。
- 避免殺生:佩戴時不應參與或目睹殺生行為,以免玷污佛牌。
- 保持佛牌清潔:定期清潔佛牌,確保其處於乾淨狀態。
- 不得隨意丟棄:如果不再使用佛牌,應該通過適當的方式處理,如交還給寺廟或埋藏在清淨之地。
- 佩戴位置:佛牌應佩戴在胸前,不能低於腰部,以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