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婆沙礦大師:傳承與智慧的化身
在泰國佛教界,龍婆沙礦(又稱龍婆撤空)的名字如雷貫耳,他是來自泰國著名廟宇WatNongKrap的開光高僧,以制作坤平佛牌和碰派古曼粉聞名於世。出生於佛曆2481年2月3日(公元1938年),他是龍婆添這位著名開光高僧的得意門生,也是為龍婆坤等名僧修行的弟子。因其製作的聖物在泰國廣受歡迎,甚至供不應求。
童年艱辛與開啟修行之路
自幼失去父親的龍婆沙礦,在無法繼續學業的情況下,開始向多位高僧學習深奧的法術。出家之前,他就已擁有高超法力,在眾多師父中,龍婆添對他的影響尤為深遠。龍婆添告誡他,「做人的根本是贏得尊重,而非以恐懼掌控他人」。為了更深入地學習法術和禪定,龍婆沙礦於佛曆2501年(公元1958年)在WatLahanRai出家,並在完成學業後,曾長途跋涉至緬甸學法。
營造神奇與靈異傳聞
龍婆沙礦生前流傳著多則靈異事蹟。其中一個故事講述了軍官NaviYotin在林中意外踩到地雷,可居然並未爆炸,他本人更在空中漂浮,毫髮無傷,令周圍的人驚奇不已。這一事件讓龍婆沙礦被視為神奇的化險為夷之能者。他強調,在面臨危急的情況下,憶起佛陀、三寶,善念會帶我們渡過困境。那些以為有了聖物就能無所畏懼的人,終究會自食其果。
嚴謹的傳授與倫理
龍婆添在傳授法術方面持嚴謹態度,因擔心法術被濫用而影響名聲。然而對龍婆沙礦則不吝指導,或許龍婆添早已預見這位弟子的未來潛力。龍婆沙礦曾憶起與龍婆添共度的時光,有次龍婆添用法術驅動魚群,不過未將技巧傳授給他,理由是這種法術容易被濫用而造業。
與世隔絕的修法經驗
此外,龍婆沙礦在柬埔寨的一段修行日子也充滿奇異。他曾見識到少數族群的法術,在祭拜儀式中,目睹刀具憑空消失並出現在椰樹上,讓他感嘆法術的力量。儘管如此,龍婆沙礦明白,這類法術多被用於不善之處,他強調:「無論法術再高妙,人際關係才是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
法力與真誠修行的融合
龍婆沙礦鄭重地告誡信眾,真正的力量不是法術,而在於心靈的純淨與堅定。他指出龍婆添不喜歡刺符,於是他選擇製作佛牌以結善緣,因為他認為這是引導人們接觸佛法的橋樑。他也以龍婆添的碰派古曼粉來加持佛牌,這種佛牌在泰國佛牌圈內甚受認同。
此外,他也以徐足老人的形象創作布符,以此象徵求財與生意興隆的力量。龍婆沙礦解釋,雖然徐足外貌怪異,但其精神蘊含行善與犧牲的價值,可以為信眾帶來庇佑和福報。此類聖物不僅被視為祈福的象徵,更是提醒人們,佛牌和佛法的連結是攜手並進的力量。
最後,龍婆沙礦勸誡人們緊記四梵住──慈、悲、喜、舍。他相信,無論於何時何地,只要抱持這四種態度,便能夠安身立命,使世界更為和諧安定。這也是他畢生對信仰的訴求。
龍婆沙礦大師的修行之路
龍婆沙礦大師隸屬於泰國羅勇府的屈朗夾寺廟Wat Nonga,這座美麗的寺廟距離泰國首都曼谷約三個半小時的車程。如果想要往返一趟,需要大約七到八個小時。大師的生平故事充滿了智慧與奉獻,其影響仍在弟子心中紮根。
童年與學習歷程
龍婆沙礦於佛曆2481年2月3日(公曆1938年)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然而,命運無情,當他小學四年級時,他的父親已經過世,他被迫中斷學業。在這關鍵的時刻,龍婆沙礦選擇了與高僧學習法術的道路,並於佛曆2501年6月4日正式修行,成為龍婆添大師門下的一位弟子。
法術與智慧的追求
受到龍婆添大師的啟發,龍婆沙礦努力學習法術和經文的知識。他深知,得到他人尊重重於畏懼。因此,他不僅掌握了加持和禪定的技能,還曾遠赴緬甸拜訪名師,以求在佛法與技藝上更進一步。
成為龍婆添大師的繼承人
龍婆沙礦大師在僧侶生涯中,執掌屈朗夾寺的主持一職長達50多年,受到廣泛的愛戴與尊敬。在龍婆添大師圓寂前,大師指定由龍婆沙礦繼任,並將其珍貴的碰派古曼粉秘訣傳授給他。
碰派古曼粉的製作秘辛
碰派古曼粉是一種特殊的佛牌材料,其來源帶著神秘與禁忌。大師遵循古法,選用了因難產而逝去的孕婦與胎兒,並為其誦經超渡。將頭蓋骨以特殊方法加工成粉末,接著依傳統儀式進行七天七夜的加持。最終,把這些聖物結合108種特選草藥,製成一面靈性充沛的佛牌。在盛大的開光儀式上,這些佛牌被高僧們的經文祝福,成為萬眾朝聖的聖物。
永恆的精神遺產
龍婆沙礦大師的一生,彰顯了無私的精神與無止境的追求。透過一生的修行與學習,他展現了深刻的慈悲與智慧,他的故事不僅感動了無數信徒,也為眾多後輩提供了啟迪。在他的指引下,Wat Nonga寺廟與佛教之路可持續延續。
每當我們回顧他的故事時,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過去的溫暖與力量,提醒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無論是在寺廟還是人們的心中,龍婆沙礦的名字都是一個代表著慈悲、智慧和奉獻的象徵。
若你想進一步了解師傅知識,或想學習更多供奉細節,也歡迎持續關注我們的網站更新。 點擊購買龍婆沙礦佛牌,歡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