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洗威猜的故事

在泰國北部的清邁府,被譽為泰國的第二首都,距離曼谷約七百公里。清邁市以其秀麗的山河景觀而聞名,古老的護城牆和護城河至今仍保留完好。城中有許多傳統的藍那風格寺廟,展現了獨特的建築美學和文化魅力。

許多清邁的寺廟都各具特色,但位於市北五公里海拔約一千五百公尺的素貼山卻是絕對不容錯過的景點。這座被稱為「萊素貼文」(Doi Suthep)的山峰,是眾多朝聖者心目中的聖地。在佛曆1926年,由當時的藍那皇帝巴耶名那決定在此興建一座舍利塔,以供奉佛陀的聖骨。最初,只是一座舍利塔而非完整寺廟,因為當時的山路險峻難行,僅有少數人能攀登而上。

如今,前往參拜的信徒可以直接開車到達山頂,這一切都源自於一段充滿奇蹟的歷史。在進山的道路旁,有一座紀念塔紀念古巴洗威猜(Kruba Sriwichai),這位堪稱泰北國寶的聖僧,也是建造這條通天大道的靈魂人物。

古巴洗威猜在佛曆2421年6月11日出生於喃奔府般傍村。當時雷電交加,大雨滂沱,似乎預示著這位偉大僧侶的誕生。他的父母是農民,家庭經濟拮据,但他們仍然對這位未來的聖僧寄予厚望。他的本名是法郎,象徵著雷鳴般的聲音。

在十五歲時,古巴洗便立志出家,對宗教有著極大的熱情。於佛曆2442年,在樾鴻鑾寺接受了正式的出家儀式,法名帕洗威猜(Phra Sriwichai Siriwichayo)。他戒食肉類,自律甚嚴,不沾菸酒,一心修習禪定。

他修行嚴苛,曾長達半年僅以水果為食。在古巴洗的傳授下,許多信徒也跟隨他的修行方式,相信這能促進心靈的提升及身體的調和。

古巴洗的名望隨著他的法力日漸擴大,吸引了大量的信眾前來膜拜。他開創的多條橋樑和道路為當地帶來了便利,被視為「建設之父」。他的無私奉獻精神不僅贏得了百姓的尊敬,也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然而,數次協助地方建設的他卻屢遭爭議,因為他未經認證便主持剃度儀式,這在當時是違法的。直到在曼谷接受了正式的戒師考試後,才重新獲得宗教廳的承認。不論如何,古巴洗一直被民眾視為泰北的偉大人物。

晚年,古巴洗因工作勞累導致健康狀況不佳,但他依舊心系眾生,直至60歲圓寂。即便在他過世後,仍有大量追隨者在各地建立舍利塔以供奉他的遺骸,讓這位傳奇僧侶的影響力綿延不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購物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