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教以南傳上座部佛教為主,在該信仰體系中,有許多在修持上卓然超群的高僧與大師。他們往往不僅是寺廟的住持或創始者,也對泰國社會、宗教與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下將介紹泰國佛教史上頗受尊崇的「九大聖僧」與其他著名高僧,以及他們各自在修持、弘法、社會公益等層面的貢獻。
一、泰國九大聖僧
- 龍婆蜀 (Luang Phor Sook Wat Makhamtow)
- 神通第一:被譽為能掌控風、水、火、土四種屬性 108 種法門,展現了高超禪定與法術。
- 影響力:其修為與強大神通廣為傳頌,在泰國佛教歷史上地位顯赫。
- 龍婆登 (Luang Phor Thong)
- 生卒年:佛曆 2403 – 2494
- 寺廟:瓦農坡 (Wat Non Pho)
- 貢獻:督造的聖物力量強大,且在北部那空沙完及周邊省份興建逾 30 座寺廟,積極推廣佛法與社會建設。
- 龍婆班 (Luang Phor Ban)
- 神獸崇迪創始人:著名於以「神獸崇迪」聞名佛牌界。
- 二戰佳話:曾在二戰時坐上飛機,以「擋險法術」加持整座曼谷城,祈願城市免受戰火波及。
- 龍婆術 (Luang Pho Thuat)
- 泰國法身寺宗派創始人:督造加持的前三期白攬(註:一種聖物)相當靈驗。
- 深受信眾崇拜:其事蹟與神通在泰國境內廣泛流傳。
- 龍婆托 (Luang Pho To)
- 生卒年:佛曆 2125 – 2205
- 寺廟:瓦倉海 (Wat Chang Hai)
- 神蹟:以「腳踏海水變淡水」聞名,為泰國家喻戶曉的國師級人物,其威望橫跨朝野。
- 阿贊曼 (Ajahn Maha Bua)
- 生卒年:佛曆 2413 – 2492
- 生平:遊方於泰國、緬甸、老撾,多數時間在森林中禪修。
- 成就:據傳證得阿羅漢果,並振興泰國林居禪修傳統,對後世修行方式影響深遠。
- 阿贊多 (Somdej To Wat Rakang)
- 九大聖僧之首:被敬為泰國最具權威的高僧之一。
- 崇迪佛牌創始人:他所創造的「崇迪佛牌」在泰國佛牌界地位顯赫,深受信徒追崇。
二、其他著名高僧
- 龍婆冠 (Luang Phor Koon)
- 地位:阿育他耶府內修為高深的代表性僧侶。
- 聖物:金屬自身牌被列為「Benjapakee 五大金屬自身牌」之一,深受佛牌收藏者重視。
- 龍婆 Boon 屈間班嬌 (Luang Pho Boon)
- 財佛聖物:其所督造的財佛座山佛和屈班間龍婆艮自身財佛,據傳招財力量強大,在泰國享譽盛名。
- 市值:部分聖物甚至市價達上百萬泰銖。
- 龍婆嚴 屈能 (Luang Pho Yen)
- 背景:曾與龍婆通同修佛法,且「崇迪多」也曾跟隨他學習。
- 寺廟:Wat Khaokrabowasri
- 影響:與多位著名高僧互動密切,進一步鞏固了泰國佛教修行的傳承脈絡。
三、他們的影響與貢獻
- 宗教層面
- 這些高僧或大師往往鑽研佛法至高境界,於修行、弘法、寺廟建設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
- 他們留傳下來的聖物與戒律教學,在泰國佛教界扮演導師角色。
- 社會層面
- 許多高僧致力於建設學校、寺廟與醫院等公共設施,提高教育與衛生水平。
- 他們對泰國民眾在心靈層面提供支持,於國家危難時為人民祈福與凝聚意志。
- 文化層面
- 高僧們製作的佛牌、聖物,不僅體現出泰國佛教的虔敬與工藝精湛,也成為泰國文化輸出的一環,吸引全球佛教徒與愛好者。
- 僧俗互動模式使得泰國形成獨特的佛教社會氛圍,將修行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新結語
泰國高僧與大師通過他們在佛法修行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對寺廟發展、社會公益與精神啟蒙的投入,深深影響並塑造了整個泰國佛教的面貌。他們的故事與教誨,除了在泰國流傳,也受到世界各地佛教信徒與研究者的重視。無論是來自於晨鐘暮鼓的森林禪修,還是滲透於市井百姓的庇護之力,他們的存在早已成為泰國佛教不可或缺的靈魂支柱。